哪些孩子需要进行感统训练?


感觉统合训练不怎么清楚,如果参与训练的话,是不是家长就不用管了,交给训练师就行了?
感觉统合训练是不是只有确诊为一些疾病的孩子需要进行训练,普通儿童不用训练?
你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感觉统合
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的感觉信息(视、听、嗅、味、触、前庭、本体)输入大脑,由大脑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进行处理(解释、比较、增强、抑制、联系和统一),并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包括行为、语言、思维等适应性反应的能力。
如果您的孩子:
◆好动不安,注意力不集中,爱做小动作
◆听而不见,久转不晕,平衡能力差
◆分不清左右方向,鞋子衣服常常穿反
◆动作协调能力差,笨手笨脚,做事拖拉磨蹭
◆语言表达能力差,缺乏自信、消极退缩
◆书写速度慢,字迹不规则,力度掌握不好
◆讨厌被触摸,讨厌理发、洗澡、刷牙
◆不喜欢绘画、沙土、泥工等手工作业
◆偏食、挑食、不爱吃菜;吃手或咬指甲
◆陌生环境胆小、怕黑、粘人或紧张
◆情绪不稳定,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,爱惹人
◆写字着色常超出空格、抄写慢且困难
◆认字能力差、不喜欢阅读、注意力不集中
◆方向感不佳,容易迷路
◆无法专心念书,认字较辛苦、喜欢以听觉学习
◆情绪不稳定、有打人、咬人动作
◆不善于沟通,人缘不佳,文字运用能力不佳
◆语言组织,阅读及演说能力不佳
◆对语言指令反应慢半拍或者反应错误
◆……
家长就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。感觉统合训练——
不是很多家长认为的那样,交给老师就可以不用管了。父母是孩子感觉统合训练中不可或缺的辅助人员。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,父母的参与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快速发展。
不是很多父母简单理解的玩游戏,感统训练涵盖身体协调性训练、大肌肉和小肌肉训练、手-眼-脑协调性训练以及感官训练等等,不经过专业训练,只是“玩一下”,并不能改善孩子情况。
也不是父母们认为的只有被诊断为疾病的孩子才需要进行,孩子成长过程中,离不开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的多次分析和综合处理,才能做出各种环境下适应性的反应。宝宝从出生到长大成人,都在遵循着一定的科学规律,也就是俗语说的“三翻六坐,七滚八爬,周岁左右会走路”等,如果突然某个阶段被遗漏或是过于迟缓,都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训练。

-
重庆市万州区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
-
-
-
www.boxeranalytics.com